7-Eleven,要被卖了?

近日,日本便利店巨头 7-Eleven 传出可能被收购的消息。这个在全球拥有超过 10 万家便利店的 “巨无霸”,似乎走到了一个命运的转折点。

7-Eleven 便利店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传奇。它最初诞生于美国,前身是 1927 年成立的南大陆制冰公司,当时主要业务是零售冰品、牛奶和鸡蛋。随着电冰箱尚未普及,为改善顾客服务,公司开始延长营业时间并销售更多生活用品,初步形成了便利店的模式。

7-11便利店发展史

1946 年,为突出营业时间,正式更名为 7-Eleven,现代便利店模式由此开启。1964 年,实施全天 24 小时营业,进一步确立了其在零售服务业的便利性定位。

然而,7-Eleven 的辉煌真正始于日本。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消费需求猛增,而当时的商超、门店管理混乱,离人们理想中的便利生活差距较大。

关键人物铃木敏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他加入日本零售公司伊藤洋华堂后,在 1973 年赴美考察时发现了 7-Eleven 便利店模式的优势,并成功说服董事会将其引入日本。

铃木敏文对 7-Eleven 进行了本土化改良,将适合美国人口味的热狗、三明治、薯条等快餐,改成更符合日本居民饮食习惯的关东煮、油炸小吃、便当、饭团等食品。1991 年,伊藤洋华堂购买了美国南方公司 73% 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2005 年,伊藤洋华堂成立新控股公司 seven&i holdings,统一管理旗下包括 7-Eleven 在内的多个品牌,7-Eleven 正式成为日本公司。从 1974 年在东京开办第一间便利店起,历经半个世纪,7-Eleven 已在全球开设 8.5 万家便利店。

7-Eleven 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便利店行业的标杆,有着 “世界上只有两家便利店,7-Eleven 和其它” 的美誉。其成功的秘籍可归结为四个原则:商品齐全、鲜度管理、清洁维护、亲切服务。

7-Eleven 门店面积通常在 100 – 110 平米左右,却能容纳 2900 到 3000 个 SKU,整体商品毛利在 32% 左右,其中自营品牌加工食品的毛利率接近 40%,快餐约 36%,非食品品类毛利最低,仅 20%。

7-Eleven 不仅是一家便利店,更是一个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共享经济平台,它基本没有直营店,母公司员工数不足万人,却通过打造管理赋能体系,帮助众多夫妻店运转。

它有专门的商品研究团队,根据线下数据反馈建立爆品库,提高门店的赚钱能力。同时,与传统加盟店不同,7-Eleven 除收取加盟费外,还有一套收入分成的商业模式。

利润下滑面临被卖

但近年来,7-Eleven 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其母公司 seven&i 的经营状况来看,最新财报显示,2024 年 3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这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49%,至 213.9 亿日元,远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 417.3 亿日元。

公司表示,日本人口减少、少子老龄化趋势加剧、物价上涨及实际工资下降、消费两极分化等一直是 7-Eleven 面临的问题,尽管公司试图扩充市场需要的品类、提供新的购物体验以提高顾客到店消费频率,但从财报结果来看,成效并不理想。在北美市场,消费两极分化加剧,中低收入阶层对消费更加慎重,也影响了业绩。

此次提出收购要约的是加拿大便利店巨头 alimentation couche-tard(act)。act 的业务遍及 31 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数超过 1.67 万家,主要以 couche-tard 和 circle k 两大便利店品牌为主。

2020 年,couche-tard 首次进军亚洲市场,收购了 circle k hk 的香港分店,不过目前门店尚未开到内地。截至 8 月 19 日,alimentation couche-tard 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市值约为 585 亿美元。

对于 act 而言,如果收购成功,将标志着其在全球便利店行业中的进一步扩张,尤其是扩大在亚洲的业务区域和门店网络。

7-Eleven 母公司 seven&i 在收到收购要约后,表示已成立特别委员会来审查这一提议,但董事会尚未就是否接受该要约做出决定。

不过,这一消息已引发市场广泛关注,seven&i 的股票价格应声上涨了近 23%,创下该公司历史上单日最大涨幅,市值达到了约 380 亿美元(约 2713.2 亿元人民币)。

未来面临诸多挑战

此次收购如果实现,可能会创下日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例,也将会诞生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运营商。

然而,收购也可能面临诸多障碍和不确定性。一方面,可能会面临托拉斯竞争监管的障碍;另一方面,从日本方面的反应来看,无论是同行还是消费者,对于此事都持较为悲观的态度。

因为现在日元贬值,如果被海外企业并购,虽然效率可能会更高,但具有日本传统特色的商品丰富度和亲切服务,可能会因此丧失,消费者担心自己会失去这么好的生活平台。

日本经济界也担心,一旦开起头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并购日本优质零售企业,这不仅涉及企业层面,还可能涉及国家层面,后续政府是否会介入也未可知。

此外,7-Eleven 在中国的运营相对分散,华南地区的业务由牛奶国际负责运营,上海地区的业务由统一超商负责运营,其他地区的业务则是由日本 7-Eleven 以合资或独资模式运营。

有行业人士表示,即使 seven&i 被收购,在合约期内,对国内的 7-Eleven 门店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