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网红店,铁打的海底捞

最近餐饮行业频频传出闭店、盈利下降的情况,然而海底捞作为餐饮界巨头,业绩依旧能打。2024 年上半年,海底捞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财报答卷。

据数据显示,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 214.91 亿元,同比增长 13.8%;核心经营利润达 27.9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3.0%,收入与核心经营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面临净汇兑损益变动以及中国大陆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政策取消的影响,净利润仍达 20.33 亿元。

餐厅经营是核心收入

餐厅经营依旧是海底捞的核心收入来源。2024 年上半年,餐厅经营收入同比增长 13.82%,达到 204.13 亿元。推动餐厅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并非门店规模的盲目扩张,而是整体客流量的显著增加以及翻台率的稳步提升。

上半年,海底捞门店合计接待顾客总数超过 2.09 亿人次,门店翻台率由上一年同期的 3.3 次 / 天上升至 4.2 次 / 天,与 2019 年 4.8 次 / 天的翻台率已十分接近。

今年上半年其门店数约为 2019 年全球门店数的 1.75 倍,而同店销售额也有明显提升,同比增长 15.28%,达 196.06 亿元。

然而,客单价方面,海底捞延续了此前的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费同比降低 5.5 元至 97.4 元,海底捞解释称主要是由于菜品消费结构调整以及优惠增加。

回顾 2020 年至 2023 年,海底捞的人均消费水平依次是 110.1 元、104.7 元、104.9 元、99.1 元,整体呈下降态势。

门店开拓战略收缩

海底捞上半年在门店开拓方面保持谨慎态度。新开门店 11 家,同时关停了 43 家门店,关闭的主要是经营不达预期、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以及因物业调整等其他商业原因需要关闭的餐厅。

整体而言,海底捞上半年门店数较去年同期缩减了 39 家至 1343 家,其中 1320 家位于内地,23 家位于港澳台。

海底捞表示,随着经营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店数量较上半年会有所增加,并且会继续加强区域化布局,稳步拓展餐厅网络,确保每一家新开餐厅都能提供高水准的服务,并达到良好的盈利水平。

今年 3 月,海底捞宣布推行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希望通过加盟扩大海底捞的拓展覆盖范围,实现门店数量的稳步增长和进入下沉市场,但财报中尚未披露加盟业务的最新进展。

多元业务发展

除餐厅经营业务外,海底捞的收入来源还包括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业务、其他餐厅经营业务以及其他业务,这些业务收入合计占其营收的比重仅为 5% 左右。

今年上半年,受一人食精品快餐的销售拉动,海底捞的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3.35%,达到 5.81 亿元。同期,其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业务收入同比下跌 19.19%,至 2.99 亿元,其他餐厅经营业务收入同比下跌 73.33%,至 1.82 亿元。

新品牌孵化和创新

海底捞在今年上半年实施 “红石榴计划”,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

为支持 “红石榴计划” 的高效实施,海底捞首席执行官苟轶群领导的创新创业委员会将在集团层面整合资源,领导和推动新品牌及新业务的孵化与发展。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在营创业项目共 5 个,类型涵盖烤肉、火锅、中式快餐等,包括 “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苗师兄鱼虾锅” 等。

其中,“焰请烤肉铺子” 首家门店于去年年底开业,聚焦融合烤肉赛道;“小嗨火锅” 是海底捞于去年 9 月推出的平价火锅品牌;今年 8 月,海底捞的炸鸡品牌 “小嗨爱炸” 首家门店在太原正式营业。

此外,海底捞还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策略。从去年开始,海底捞在全国各地开设多家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拓展了更贴近日常、更高频的餐饮消费形态,以满足顾客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在外卖方面也持续发力,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的增长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组织创新和管理优化

为确保业绩持续增长和企业良好发展,海底捞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优化。由高管团队组成的 “运营五虎将” 从创业机制、产品创新、供应链保障、运营协同、营销支持五大领域聚焦创新创业项目和公司整体发展。

同时,为实现创业品牌的规模化发展和布局,海底捞将针对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具体需求,综合运用股权激励等手段,以增强员工参与创业创新项目的积极性。

重要人事任命带来新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在此次财报中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霸王茶姬品牌创始人张俊杰被委任为海底捞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即日起生效,任期三年。张俊杰在餐饮行业拥有超过 13 年的运营及管理经验,于 2017 年 6 月创立霸王茶姬。

从云南昆明首店开业起,霸王茶姬逐步深耕西南市场,并拓展至全国多个区域,截止 2024 年 8 月,门店数量已突破 4500 家。同时在海外市场也开设了超过百家门店。

独立非执行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独立于大股东之外,对董事会决议做出独立表决,通常被认为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关键环节。海底捞选择聘任张俊杰,无疑是看到了他身上的诸多闪光点。

张俊杰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对产品设计与开发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的加入,必将为海底捞带来新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发展动力,为海底捞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写到最后

海底捞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因素。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新的餐饮品牌和业态不断涌现,对海底捞的市场份额和业绩增长构成压力。

此外,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也可能对海底捞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海底捞在 2024 年上半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未来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经营策略,以应对各种挑战,继续在餐饮行业保持竞争力。

随着 “红石榴计划” 的推进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新的人事任命带来的积极影响,海底捞有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