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2月,OpenAI推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引发了“AI颠覆传统影视业”的讨论。
在当今的影视娱乐领域,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改变着影视行业的创作与制作方式
AIGC短剧,开启内容生态新纪元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成熟,AIGC 在短剧制作中的也应用逐渐增多,各影视公司创作者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始使用AI了
7 月 6 日,快手官宣国内首部 AIGC 原创奇幻星芒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即将上线,并发布了首款正式预告片。
两天后,抖音与博纳影业合作的全国首部 AIGC 生成式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也与观众见面。
此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的三部 AI 微短剧《英雄》《爱永无终止》《奇幻专卖店》也一齐上线央视频。
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仅展示了 AIGC 技术在短剧创作中的巨大潜力,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图为央视AI微短剧「英雄」概念图
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 373.9 亿元,同比增长 267.65%,每 MAU(月活跃用户数)年度付费金额约为 100 元。巨量引擎数据表明,截至 2023 年 11 月,国内微短剧日均流水高达 8000 万。
此外,据《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微短剧的用户占比已达到 39.9%,其中,31.9%的用户曾为微短剧充值付费。
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 AIGC 技术在短剧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图为AI短剧「华裳」概念图
AIGC 爆改短剧对于观众的体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AIGC 能够快速生成丰富多样的剧情和场景,为观众带来更多新奇的故事和视觉冲击,满足观众对于新鲜、独特内容的需求。
其高效的创作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出大量不同主题和风格的短剧,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由于 AIGC 可以高效制作短剧,使得短剧的更新频率加快,观众能够更频繁地享受到新的剧集。
当然,部分AIGC 生成的内容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内容缺乏深度和情感共鸣,导致观众在观看时难以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情感连接。
如果过度依赖 AIGC 技术,可能会出现剧情模式化、风格同质化的问题,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由于 AIGC 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有时可能会出现逻辑不严谨、情节不合理的情况,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AIGC,新一轮的内容平台革命
行业内对于 AIGC 爆改短剧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评价。爱奇艺创始人龚宇认为,AIGC 将提升影视制作的语言表达、创意发散以及美术视频能力。他预测“因为 AIGC,三五年内影视行业的制作方式、成本结构、人员结构一定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AIGC 对整个影视行业的深远影响,不仅仅是短剧,还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其他形式的内容创作。

图为AI短剧「华裳」概念图
有观点认为,AIGC 为短剧创作带来了显著的降本增效效果。首部“全流程 AI 生产”的短剧《白狐》,其创作团队只有四个人,没有编剧和后期,三集内容从策划、制作、上线,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
每分钟成本约一万元,而按照目前市场上的后期和特效,实现类似效果单分钟就得十万元起,创作周期也得好几个月。
同时,AIGC 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创作的边界。 AI 短剧《华裳》实现了人物在近景能够张口说话,突破了人物交互对话的技术限制。
然而,AIGC 短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编剧帮创始人杜红军表示,目前通过输入关键词得到比较完善的剧本还是比较困难的,编剧是一种创意写作,AIGC 更多还是给予过去数据的总结,每个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难以复制。
部分业内人士担心 AIGC 可能引发版权、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完全由 AI 生成的内容的版权归属如何界定,以及如何避免 AI 生成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内容等。

图为AI短剧「华裳」概念图
AIGC 爆改短剧对短剧行业产生了多维度的影响。首先,而 AIGC 的出现使得短剧的制作流程更加高效和便捷,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AIGC 为短剧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它能够生成前所未有的剧情和角色设定,为短剧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开拓出更多独特的题材和风格。
再者,AIGC 促进了短剧行业的竞争与整合,从而推动行业的整合和优化。
在这场技术变革的浪潮中,资本也在关注影视行业和 AIGC 的结合。百度对全球首款 AI 短剧 APP「Reel.AI」背后的 creativeFitting(井英科技)进行数百万美元 Pre-A 轮融资。
而传统影视企业也在拥抱大模型,华策集团北京短剧团队业务负责人刘子凡透露,在公司自研的“有风”大模型的赋能下,预计在 9 – 10 月份会推出两部 AI 创作的微短剧。
一些平台和制作方也在探索 AIGC 短剧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途径。除了传统的广告植入、付费观看等方式外,如何利用 AIGC 技术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如与品牌合作进行定制化短剧制作、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等,仍是探索方向。
大模型幻觉,制约AIGC的技术瓶颈
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刘伟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下人机交互最困难的部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叠加纠缠。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机器处理和运算数据的能力往往远超人类,但在面对复杂问题和环境时,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能力通常更准确和灵活。
在机器中,确定性往往由算法、逻辑和规则来驱动。机器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先验知识,以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和判断,并给出准确的结果。然而,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不完全的信息、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人类主观因素等。
人类和机器在解决不确定性与处理确定性的过程中是互为补充的,通过结合人类的算计(谋算)和机器的计算能力,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和不确定性的挑战。
虽然大模型还存在幻觉,正如 CreativeFitting 创始人朱江所预测的,“AI 短剧将引发下一代超级内容平台革命”。未来,AIGC 有望继续与影视行业深度融合,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创新性的内容。